从面板巨头到半导体“战队” TCL的新动能引擎何时能够全球领先

8月15日,TCL科技(6.550, 0.08, 1.24%)董事长李东生从深圳赶到呼和浩特,在中环集团位于内蒙的现代化五期工厂,见证了第1000台单晶炉首根G12大尺寸单晶硅棒出炉。这并非他第一次参观中环集团(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的现代化工厂及在建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对这家企业进行了多次考察,直到一个月前,将它收入囊中。

  7月15日,TCL科技公告,公司以109.7亿元收购(简称“中环集团”)100%股权,后者核心的上市公司包括中环股份(22.680, -0.13, -0.57%)和天津普林(10.230, 0.14, 1.39%)。其中中环股份主要从事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太阳能(4.540, 0.00, 0.00%)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等, 与TCL的业务高度契合和互补。

  “在全球科技产业下一个10年的核心赛道中,TCL正在寻找一种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周期的国家战略新兴业,以寻找新的赛道与新的业务增长点。”李东升说,这是TCL战略决策乃至转型过程中的历史性篇章。

  伴随着过去两年产业持续低迷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面板行业正经历新一轮洗牌。全球液晶显示面板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正等待新一轮产业“整合者”的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龙头企业正继续掌握全球液晶显示面板的话语权。

  根据IHS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球面板面积规模年复合增速9%,而中国龙头企业京东方面积复合增速42%,收入复合增速15.5%。TCL华星面积复合增速21%,收入复合增速12.2%。

  在2019年的面板“寒冬”中,华星光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28.4%, EBITDA%为26.5%;而在受受到周期与疫情双重压制的2020年一季度,TCL华星光电的半导体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增长了25.3%。LCD出货量全球市占率为17.7%,实现大尺寸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58%,保持了业务的稳定。

  TCL华星光电从 2012年开始至2018年,营收从72.4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 276.6元,复合增速约25%。横向对比同业,TCL华星的盈利能力一直居于行业首位。EBITDA率连续27个季度排名全球领先。是自2012年投产以来,唯一一家每年都盈利的企业。

  当旧时代正在结束的时候,TCL并没有迟疑和犹豫,毕竟行业困难时期总是蕴藏着更多的机会。之前,TCL已于2019年完成了资产重组,形成了TCL科技+TCL实业的双子架构。这一架构下,作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TCL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和以AI × IoT为战略牵引的智能终端产业两大产业集群。其中TCL华星经过10年发展,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已从技术追赶迈入技术领先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唯一从整机品牌运营和互联网应用服务向上游拓展至核心器件的科技集团,目前TCL实现了“面板-模组-整机”全产业链布局。从宏观上讲,面板很重要,但面板最终消费的模式是通过设备成为服务的一部分,不是单纯的产品。根据李东升的规划,未来

  TCL将形成以TCL电子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事业群、以TCL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事业群、和以中环为核心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引擎。

  随着业务形态的交织,半导体显示产品与其他业务的组合已成为TCL未来发展的核心。而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是形成不同解决方案的新起点。

  TCL科技收购中环集团,不仅能将双方在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能力实现互补,同时也能把握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后者在大尺寸硅片和先进制程方面的优势,在下一代半导体显示材料领域实现突破。

  中环集团的半导体业务始于1958年,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和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中最核心的子公司是中环股份和天津普林,中环股份主要从事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等,天津普林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在硅材料上的双线布局在全球产业史上不乏标杆,中环集团引领了全球光伏材料产业包括金刚线切割、G12大硅片等主要技术创新。曾与道达尔联手整合SunPower拥有的技术专利及海外品牌渠道,有扎实的产业生态基础。

  中环集团与TCL双方的“互补性合作”包括中环的晶体技术在硅基显示、Micro-LED等领域上应用,同时TCL在国际化上的经验和已建立起的全球供应链和海外本土化生产研发业务体系,将全力支持中环拓展海外布局。

  上述重组,意味着一次全新的格局调整。在TCL集团历史上幅度之大、范围之广是第一次。对TCL而言,不仅有机会利用创新技术整合液晶面板行业,把液晶面板产业的挑战转变成机遇。更将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并有机会催生颠覆式创新。

  同时,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意味着投资不能仅仅以短期回报为评判的依据,还要考虑市场需求、行业创新的潜力。形成与真正的价值创造相匹配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它不但要求有很高的整合能力,还要求更大范围生态系统的通力合作。

  在产业结构转型的风口浪尖,TCL把重要的砝码押在了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以及生态系统的重塑。简言之,收购中环,TCL要解决的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核心竞争力的重塑。其根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与新的市场兼容。

  此次投资,不仅是TCL向上游半导体显示材料等技术领域布局的延续,也将是中国范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更多样化、更兼容并蓄的开始。但一切还未水到渠成。

  事实上,在以技术密集为产业形态特征的泛半导体行业(所谓泛半导体产业,通常包含光伏、LED、平板显示和半导体四个行业,是将半导体材料通过真空工艺形成能量或信息转换器件的行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覆盖从材料到部件,从硬件设备到服务的所有环节,实现垂直一体化产业整合。

  为此,除了总投资60亿元,助力中环发展以外,TCL还将在津投资超30亿元,并将与海河共同发起设立百亿科技发展基金,用于规划半导体器件产业园,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同时推动面向 5G 通信、无线智能终端、新能源产业的硅基GaN 产品产业化。此前,TCL已筹划在天津设立北方业务总部,落地产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新能源环保、核心基础电子部件、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在内的重点创新业务。

  李东生希望,合作能“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地位”。并在未来实现TCL三大业务板块的全球领先:其中半导体显示保持全球第二;新能源材料实现综合实力全球第一、组件前三;半导体材料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迈入全球前五。

  在8月17日晚的微博中,李东生写道:“今天对TCL意义重大,标志着TCL开始启动‘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的新动能引擎。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好地支持中环半导体追赶超越、迈向全球领先,也相信我们能携手成就这一领域高科技国产化的时代使命。”

  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TCL在转型过程中,建立更完整的全产业研发和制造体系,从面向5G和物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义及行业应用层面考虑问题,如车载显示屏、可穿戴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同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供应链体系和上下游带动效应,更需要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以及生态系统的重塑。只有这样,TCL才有机会在新的产业结构转型中塑造好自己的角色。

  如李东升所言,“企业家经常面临抉择,这个仗该不该打?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考虑打不打这个仗时,如果在战略上这个仗是应该打的,那么有七成把握你就得打。在商战当中的决策,不完全都是理性的,不完全都是能够用数据计算能够推理出来的。”

  也许,TCL的战略转型能否达到目标仍有待商业周期的检验,但至少它已有足够的砝码继续“下注”。

来源:经济观察报